幾年前,小弟在一弟主日崇拜上,有一位牧師這樣說,其大意如下︰「人生裏,有時某些決定是有後遺症的。例如牽涉到家庭暴力的夫婦爭執,當使用暴力的一方毫無悔意,不肯改過時,勸喻受傷害者回家就等如將之送上死路。那麼,就要向受害人建議下決定離婚。If each option means an evil. We might have to choose the least evil among all ones.」
小弟一生都只做低下層工作,從未參與過重大決策, 只能推測這個校園驗毒計劃可能是眾多的"EVIL"裏的其中一個,至於是否"LEAST EVIL" OR "THE CHOICE WHICH BRINGS MINIMUM SIDE-EFFECT",那就由見多識廣的朋友們,或者經常要果斷行事下決策的朋友們分享一下經驗了。
11 comments:
世上完美的決策恐怕不多。相信這個校園驗毒的計劃亦不例外了。
LEO
在大埔區學校驗毒問題上, 天主教的反應似乎欠缺一些積極性. 如果這只是一個先導計劃, 我以為可以給它一個機會. 可以等待計劃結束和檢討時, 才提出意見.
校園驗毒計劃功用只在阻嚇,但成效不會大。它可以阻嚇甚麼樣的學生呢?只有好學生[即使沒有驗毒計劃他們也不會吸毒]和膽小的學生[驗毒計劃對他們效用最大]。要避開驗毒結果,實在太容易了,假尿液只賣$2XX, 保質期還有3年。
校園驗毒計劃最大垢病是將大量跟進工作放在學校身上。學生驗出吸毒;學生不願參與驗毒,跟進工作都在學校。學校那有這麼多資源?敢問孫公,學校沒有足夠資源面對問題,如何善後?
http://www.littleoslo.com/cnt/home/?p=2361
"而且成效存疑,硬性規定學生驗毒的構思非港府首創,無奈不借外國的失敗例子為鑑,不分利弊輕重,以為就能大起阻嚇作用,將青少年濫藥問題一刀切,從校園隔開麼,想法未免太天真了吧,道高一尺,學生有心要避的話大把過牆梯,難道要像防流感般天天排隊探熱過後上課室才成。政府彼一時說要強制,此一時說可自願,得出來卻先有標籤效應,不肯驗便認為是心裡有鬼,身有屎,做嘢,驗了有毒,做嘢,噢原來是假陽性結果,又做嘢,而本身根本無毒又驗來幹嘛,搵嘢做。"
討論一下吧。
學生吸毒原因複雜,也許就是太複雜了,政府無法解決,於是就採取這"校園驗毒"計劃,卻沒去想成效和如何善後。
人手trackback: 青少年沒有不滿和反對的權利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0812&sec_id=4104&art_id=13088816
再post吳志森一篇文參考參考,文末提出吸毒學生綴學離校逃避驗毒絕對有可能會發生,因驗毒而失去需要幫助的年輕人一個都嫌多。
CKL
其實有很多人有提出其他意見, 也許主流傳播沒有很重點報道: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813/4/dorh.html
幾年前,小弟在一弟主日崇拜上,有一位牧師這樣說,其大意如下︰「人生裏,有時某些決定是有後遺症的。例如牽涉到家庭暴力的夫婦爭執,當使用暴力的一方毫無悔意,不肯改過時,勸喻受傷害者回家就等如將之送上死路。那麼,就要向受害人建議下決定離婚。If each option means an evil. We might have to choose the least evil among all ones.」
小弟一生都只做低下層工作,從未參與過重大決策, 只能推測這個校園驗毒計劃可能是眾多的"EVIL"裏的其中一個,至於是否"LEAST EVIL" OR "THE CHOICE WHICH BRINGS MINIMUM SIDE-EFFECT",那就由見多識廣的朋友們,或者經常要果斷行事下決策的朋友們分享一下經驗了。
LEO
政府可立法,准許學校小食部以半價售賣K仔(貨源由海關充公了的),睇下邊個買,就知邊個有食啦..而且毒販要被迫減價,跟著就會造成減價戰,直至毒販無利可圖,自然唔賣..
說笑吧了..
幸好香港是自由市場城市 (market economy),汰弱留強,如果一些人長期吸毒,令身體機能受損,自然減低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自然被淘汰,他們只是為自己的行為負上代價吧,他們自己選擇的.
這更相對地增加沒吸毒的人的競爭力,你要找死,我點解要阻止你...少d人爭學位,唔係仲好咩...
pat
唉 ... 希望真係有用la...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