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19, 2007

壽包與婚姻


壽包,不一定在壽宴才吃。譬如這一次,是五叔的歡迎宴。他與新的太太到了香港,我們眾親友久違地一起吃飯。

希望五叔不介意我說出他的故事。人生,有很多可能。

五叔與元配五嬸本來夫妻恩愛,但五嬸得了乳癌,一家人從印尼到美國到新加坡到香港到中國到香港又回到印尼,環繞地球一周四處求醫,纏繞多年終是藥石無靈。五嬸最後離開了。剩下五叔與兩個20多歲的孩子。

他陪妻子走過人生最後一段路,想必心力交瘁,痛不欲生。

然後,消息傳來,就在同一個教會裏,一直默默支持他的教友與他情愫漸生,而且兩人火速結婚。

所以,這次新婚旅行到了香港,我們一齊吃飯。

酒樓送出的壽包對我有些啟發。仍記得他們求醫路經香港,也是在尖沙咀聚餐,音容宛在,人面已非。我想到霍金所說:「只要活下來,一定有希望。」過了喪妻之痛,克服了,自己便好好地過新生活吧。

新的五嬸也是早年喪夫,一個人養大兩個孩子。現在找到新生,孩子們也必高興。

8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張さん:


多くの年寄りは甘い餡包み込む誕生日の饅頭を食べたり、苦難の味を思い出す事も出来ます。


阪本龍一より

L.F. Tang said...

我們不能控制生命的長度,卻可拓闊生命的寬度。

感謝主的恩慈和引領,讓你的五叔和新五嬸彼此都找到一個老伴。

願主祝福他們!

L.F. Tang said...

今天, 我聽了一個以「電影、戲劇、文學」為題的演講。講者指出,曹禺的不少作品, 如:日出,北京人、雷雨 …. 都先後並多次被拍成影片或被搬上舞台,而且還成為不朽的經典。原因是不同年代的導演和編劇都給原先的文學作品注入適當的新演繹。因此,文學是可以歷久不衰的,關鍵在於我們可有加入切合的活元素。

人到暮年,像你的五叔和新五嬸現在都找到新生,只要時刻仰望生命之主,從祂那裡支取力量與勇氣,珍惜當下,遵行大使命,為主作見證,直到將來見主面時,必可獲得永恆榮耀的冠冕。

陳大文部落 said...

這篇相當有意思。

張彧 said...

讀了這篇文章,勾起了一些回憶。
母親今年年初被診斷患上末期肺癌,五月底去世。
最後的幾個月,好像很漫長,卻又出奇的短暫。
現在對時間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對快樂的真義也有所體會。

Unknown said...

"壽"在日文裡不是也有賀喜之意嗎?在這場合轉日文channel來看這壽包的話很有意思呢!

Anonymous said...

對. 人生苦短. 真的要好好過每一天.

Anonymous said...

有老人家說這東西叫壽桃,大吉利是那些才是壽包。在壽宴說「吃壽包吧」給人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