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人生新一頁.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人生新一頁.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October 14, 2015

人生的得與失



最近驛馬星動,自從今年五月直至年尾,幾乎每個月都有機會出外旅行,有如做了旅遊專員。

多出門的原因,是家父於四月中去世之後,身邊的親友十分關懷我們,分別安排了各種短途旅行,邀請家母參加,一同出去散心。家母不能獨自出遊,為了陪伴家母,我就要一起同行照顧,所以託她的福,多了很多旅行機會。

看看自己的日曆,每個月總有幾天不在香港,不是與家母同遊,就是和朋友或家人同去。打開手機的照片冊,隔幾個星期就出現一次海外風光,早上有藍天白雲,傍晚看見黃昏日落,遠眺山巒起伏,輕嘗地道美食。短短幾個月,看世界的機會多了,與家母的關係親近了,與家人的聯繫緊密了,與朋友之間的了解也多了。

一邊瀏覽照片,一邊對「得」與「失」有了新的體會。若非家父去世,便不會在日曆中出現這麼多短途旅行。若沒有這些小旅行,不會明白身邊有這麼多天使,展開溫柔而強壯的翅膀庇蔭着我。

「得」的起點,竟然是大大的「失」。

換個角度看,失去了重要的東西,才知道身邊有多少祝福,「失」的結果,帶來意料之外的「得」。喜中有悲,苦裏有樂,循環不息,滋味實在難以形容。

Monday, December 12, 2011

在主裏做了新的人

這張照片拍得不太好,其實是父母兩人在星期天受了浸禮,禮成後與牧師及其他受洗人士一起拍照留念。

洗禮乃人生大事,各人的親朋戚友都到來慶迎,我和二寶也買了一束鮮花來觀禮。

這其實與彩子有些關連。幾乎二十年前,我在日本教會受浸,以為不過是小事一椿,完事後欲回家,卻見到彩子拿著一束鮮花來賀。她從教會的通訊知道我受浸的事,遠道來觀禮。雖然不想太隆而重之慶祝,但有朋友道賀當然喜悅。

所以,父母受洗之日,才明白他們的心情。

故人已矣,彩子當天給我的小小的關心,十多年後化為更多關心,讓我溫暖別人。看到父母驚喜的模樣,我心中感謝彩子。

Tuesday, May 03, 2011

又嫁女啦...



Carman結婚了! 每一位舊同事結婚,都有「嫁女」的感覺,高興、感動。每一位同事生兒育女,我都很希望抱抱小BB。


與Anny談起,不如發起一個「新舊安卡百人宴」,拖男帶女,隨時真的會有一百人出席...

Friday, December 31, 2010

最後一課

我與我的學生,在最後一課的合照。

真的是最後一課。

2006年開始在中大新聞系講授出鏡技巧,四年以來,同學們從新鮮人變成新聞人,我則從新聞人變成圈外人。深思熟慮後,決定退位讓賢,讓真正站在前線的新聞工作者與同學們交流第一手經驗。

所以,這天之後,就要離開熱愛的教學生活。

在電視台的最後七、八年,培訓新同事幾乎佔了三分一的時間,加上大學授課,變成半個老師。他們不知道,我從他們身上學了更多: power point、dvd、rar、blog、facebook、twitter...還有永遠忘不了的,當我叫同學們重溫自己的VHS錄影帶時,同學舉手問:「老師,甚麼是VHS?」

如非那位天真舉手的同學,我一定不會強逼自己學用DVD錄畫面。

同學們,感謝大家,祝前程錦繡!

Friday, October 15, 2010

蘇利民「潮語」送別

蘇利民馬不停蹄參加N個歡送會,包括記者們的告別聚會。眾人濟濟一堂,自製送別禮物,唱送別歌,非常融洽。

離別香港,他學會一些潮語,最新的是「捽」,如:「He is "捽ed" by his boss.」、「Don't "捽" your colleagues.」

大家笑謂:「你返澳洲後,一定不會再被傳媒 "捽"!」

蘇利民是一個好人,平時接觸他的同事應該很有同感,因此N個送別會皆盛況空前、萬人空巷。快樂的離別,一定是很好的回憶。

Friday, October 08, 2010

冰雪其實不偏心

這是今早一邊滑冰一邊想的事。


冰,就是那麼硬,就是那麼滑,不會為誰變得柔軟易走。

想克服這又白又滑又硬的東西,唯一方法是改變自己。

走慣陸地的,要主動改變肌肉的運用習慣。從不摔跤的,要坦然接受冰上每一跤。害怕失敗的,必須明白失敗就是站起來的前奏。

面對陌生的冰雪,有人容易上手,有的怎也學不來。不是冰雪偏心,只因學不來的人不肯改變--也許不肯改變肌肉運用,更多也許是潛意識害怕跌倒,越怕越不願放膽跨步,仍是用走陸路的老方法滑冰。

冰雪橫在面前,如果克服不了,其實與人無尤,也與冰無尤,只是自己放不下。

你問: 怎麼忽然感懷起來?

對,有感而發。四方八面都是冰,白茫茫似無路,唯有改變自己才可以滑得好。

上手之後,嘿嘿,冰,你就被踏在double loop 與sit spin 的腳下!

Thursday, September 30, 2010

人生總有culture shock

晚上趕至飯局,朋友劈頭問:「約了7:30,怎會8:30才出現? 妳的時間觀念真奇怪!」
我連番抱歉:「對不起,做完手頭的事情才來,所以拖延了。」
「做甚麼事?」
問得好,做甚麼事? 這實在是令我culture shock的事。

還在新聞機構工作時,常要從厚厚的文件、諮詢報告中,找出一句話貫穿全書的重點,在一分鐘半的短時間撮要出來。有些像山中尋寶。

現在剛好相反,一句話就可以總結的事,反要長篇大論寫文章闡述,如果用尋寶的比喻,則是把寶物藏進深山,讓人慢慢找尋。當然,不可亂掘亂放,要有舖排、有理論,幾乎就像寫論文。

想像一下,平時說話、寫作都簡短的人,動輒要長篇大論,怎會做得快? 正如平時習慣寫論文的人,只能以一分半鐘總結一件事,怎會說得清楚?

剛才正是做「作家」,伏案苦思,才姍姍來遲。大家聽了,安慰道:「對呀,大機構就是如此,不寫文章不行。」「哈哈,這叫適應期。」「喝酒! 喝酒!」

馬上連盡三大杯。有朋友真好!

Thursday, September 16, 2010

如果還用紙寫信...

在大機構裏,email旅行每天都出現。

記者做訪問,原本是打一個電話,找到要找的人,約他出來訪問便成的簡單事。

一旦捲進正式的流程,則機構內各部門之間email來,email往,提交資料、闡述提問、申請地點,牽連所有被拍攝建築物的N個部門及一系列相關同事。自記者朋友提出訪問要求,至真的訪問完畢,中間來往的email少說也有一百封。

如果還用紙寫字,則要將現在「c.c.」的文件「抄送」這位、抄送那位,抄來抄去。做一個訪問,發一百封信,起碼砍掉五、六棵樹,罪過呀,罪過...

Tuesday, September 14, 2010

忙中作樂

上班將近十天,每天面對不同突發事件,當然緊張。但工作之餘,卻常常有一個感覺: 開心!

不能透露太多工作上的事,但有一些事可以分享。

(1) 慳錢:
作為一個「慳妹」,醫管局實在是美好的地方。終於有飯堂,而且附近有三家飯堂(兩個在醫管局大樓,一個在旁邊的九龍醫院)。午餐約$20,熱飲只需$5.5! 一餐$30有找,比中學生更便宜,哈哈!

如果去遠些,可往太子道一帶,飯後逛花園街買生果,價廉物美,貫徹慳家本色,實在太高興了!
相比以往在金鐘上班,「飯堂」就是商場的超貴食店。海富中心快餐店一個叉燒飯都要$40,加一杯奶茶又要$10。如果相約去中環,環境好些,價錢又貴些,動輒$200一個午餐,人擠人、排排坐,既花錢又吃得辛苦。

一想起每天起碼節省$100,就快樂得不得了!

(2) 近:
醫管局離家只有幾條大街,不必過海,早上開車不必十分鐘就到,超快! 即使忽然想過健康生活,步行上班也只需半小時左右,超近!

(3) 多同事:
全個醫管局有5萬8千人,當然不可能一一認識。因為不可能認識每一人,每個同事不論走到何處都笑面迎人,以免認錯人、認不出同事、認不出上司。尤其在電梯大堂,人人笑容可躹,實在美好。

(4) 合作社:
不得不提醫管局的合作社,簡直是天賜的禮物,價錢超平!
neutroxxxxx 潔膚露,連鎖超巿售$170,此處$105。同牌子沐浴露,只售$29! 比利時waffle餅,超巿售$29,此處售$21。johnxxx 濕紙巾,超巿售$10一包,此處$16三包。
還有很多月餅券、主題公園入場券,雖然貨品種類不太多,但價錢很便宜,只要出示職員證就可。做職員實在有太大的即時利益,令我馬上生出很強很強的歸屬感!

Thursday, September 02, 2010

新工作,新電話

不知為何,每次轉工都面對科技大衝擊!

將要轉往醫管局工作,為能時刻在電話看到新聞,放棄了以往的2G iphone,獲丈夫奬我一個google phone (其實是他嫌不好用,轉送給我)。

開工前找一天往電話公司跑,買了一個可在電話看電視、讀新聞的app,又要適應「按一下、震一震」的電話,學習整天才懂。

第二天,不懂將iphone電話簿轉往google phone,搞一大輪都失敗,又往電話公司跑,服務員講解一番,最後要回家自行上網找manual,幾經艱難終於轉移電話簿。

第三天,太注重私隱安全,意外將整架google phone上鎖,無論如何也解不開。又要再跑電話公司,得到新密碼才能解鎖。

為了那區區$18一個月的app,服務員竟然連續見我三天,他一定覺得蝕大底。

Tuesday, August 10, 2010

新動向

各位:

今天是我在香港總商會工作的最後一天。

能與總商會出色及有才華的同僚共事,是我很大的榮幸。過去18個月的經驗令我獲益良多,亦將是我以後珍貴的回憶。

9月2日開始,我將在醫院管理局履新,擔任senior media advisor。我以戰戰兢兢的心情迎接新轉變,未來將會充滿挑戰,請大家繼續指正。

宏艷敬上

Monday, May 03, 2010

隔代話鳯凰

在中大校專業進修學院的四十五年典禮遇到飛哥,他在政、經兩界見多識廣,這天說了個小故事。

早年,他曾經面對經濟困難,面臨破產,他當時是首位獲政府委任的立法局議員,為免令政府尷尬,只好向港督辭去委任立法局議員的職位,不料港督卻道:「我對你有信心,你現在沒有破產。如果你真的破產,到時才辭職也不遲。」

飛哥說:「不論面對甚麼困難,只要堅持下去,必定可以解決。」

我分享的則是「不怕瘀」原則。

早年離開香港往日本求學,得有線新聞建議,請我擔任駐日本記者。但人生路不熟,言語不通,如何工作?

眼見這個機會一閃即逝,不把握就會失去,所以馬上答應,然後每天用醜態百出的日語與人對話、做筆記、訪問。三年間,做了刧機、錢其琛訪日、「他媽哥池」、釣魚台...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訪問。見識也許不足,資料也許不豐富,言語也許不夠流利,反正一定會出「瘀事」,索性豁出去,努力準備,做好自己,就能克服。

Saturday, March 13, 2010

財政司司長午宴

加入總商會後,這是我參與的第二次財政司司長午宴,漸漸開始明白所有台前幕後的運作,十分有趣。
還有各位攝影大哥、記者大哥大姐,見到一大班行家聚集,又像重返以前,分外開心。

Sunday, February 07, 2010

又大一歲了...

剛剛慶祝生日,又大一歲,不知何解想起電影《孔子》裏發哥的造型。

孔子在魯國官拜大司寇,少年得志,意氣風發,容光煥發,滿臉朝氣。

至電影尾段,孔子晚年顛沛流離,餐風宿露,得意弟子顏回凍死於冰湖,白頭人送黑頭人,只見他滿臉蒼桑,枯槁無光。

繞了一個大圈,就是想說,我又大一歲了,腦海中想像第三者看自己,他們看不到滿臉朝氣的樣子,反而是有如孔子老年那鶴髮雞皮之狀...

「太誇張了!」你說。我知道,的確誇張了少許,但隨著每年多吹一枝蠟燭,自己越來越接近這個境界,想來距離這天也不太遠(電影中只需兩小時!!!!) 不能挽狂瀾於既倒,只能接受矣。

終於明白,為何女人越老越花俏。再過幾年,你們會看見我假裝年青,紥孖辮穿迷你裙了。

Wednesday, January 06, 2010

經濟前景記者會

總商會開記者會,又見到很多行家,十分高興。
每當見到記者,都有他鄉遇故知的歡樂,馬路上遇到有線新聞採訪車,也倍覺親切。

Friday, January 01, 2010

2010年有好開始!

除夕倒數派對,大家載歌載舞,並有幸運大抽奬,運氣好得沒話說!

我個人獨得$100會所現金券,女兒抽到化妝品禮盒(當然用來孝敬媽媽--就是我!)、同桌朋友抽到連卡佛$500禮券,令我從2010年的第一秒開始,已經喜歡上這一年。

打開去年的blog文,發現2008年12月尾抱病之時,聖誕願望是這樣的:

「明年(2009)第一件事,就是請中醫把脈,好好調理。我的聖誕願望: 健康、快樂、財富!」

一年後回首,我竟然近8個月沒有再看中醫。現在非常健康、快樂,而且「十萬倉」早已超越十萬。願望都已成真!你相信「新年願望」這回事嗎? 我終於開始相信了!

所以,我非常認真地思考了2010年的願望,希望繼續有健康、快樂、財富。另有三件非常具體的事要做:
(1)把正在寫作的小說、翻譯全都在本年內出版;
(2) 趁父母身體健康之時,多帶兩老旅行、享受美食、享受生活;
(3) 把「十萬倉」變為一層樓。

祝你在新一年健康、快樂、家人平安、財富滿屋。

Sunday, December 13, 2009

阿sue結婚了! 新郎是歌王

自己多年的老同學,竟然與一位立法會議員結婚,感覺怪怪的。涂謹申議員從工作上的「對口單位」忽然變成朋友的丈夫,想到日後同學聚會、新年團拜都忽然見到以往工作對象,還需要時間慢慢適應。
在婚宴上,驚覺阿sue的丈夫歌喉實在好,一開始已經向妻子送上情歌,為了營造氣氛,又主動上台唱歌娛賓,尤以張國榮的「儂本多情」甚為動人,更鼓勵大家上台獻藝。
結果,婚宴變K場,大家狂唱我們那個時代的歌曲,ie 鄭少秋、汪明荃、鄧麗君、關菊英、張國榮... 一聽便知多大歲數,甚樂。
看來,以後新年團拜,可能要預備卡拉OK設施...

中大新聞奬‧兩年光陰匆匆



12月初,替「中大新聞奬」任司儀,遇上很多新聞界的老朋友。

想起兩年前,2007年的12月,我獲通知得到中大新聞奬的優異奬,那種光榮、外界對自己工作的肯定的欣喜,令人樂上雲宵(對,現在仍沒開心完,抱歉又拿出來講一次!) 真要感謝blog,沒有這個容許上載圖文的小地方,我一定會忘記所有經歷過的事。起碼,一定找不回以往的老照片。

Saturday, December 05, 2009

新娘tina玉臂如金

tina與terry結婚,正值東亞運開幕禮,室內團圓喜慶,窗外煙花綻放。郎才女貌,恩愛纏綿,實在可喜可賀。
晚宴另一個「亮點」,就是tina玉臂上的龍鳯手鐲,以目前$12,000一兩計,她已經把一層樓的首期戴上了雙臂,不得不小心翼翼。

Saturday, November 14, 2009

演出了!

大家在後台等出場,聽到台下觀眾已經入場,人聲鼎沸,不自覺地心跳、出手汗、全身冰冷...
在化妝間那種歡樂氣氛也截然沒有了。
也不明白,為何在電視出鏡、演說皆不慌張,但舞台演出卻緊張得要死。
結果整個下午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