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18, 2006
墨攻
最後衝刺,昨天晚上看了「墨攻」。
誠如各位的推介,果然好看。電影的戰爭場面,搞不好變成為多人而多人。導演張之亮的畫面則緊湊萬分,捨得放棄無用的場景,表現出大場面的驚心動魄。他用音樂與畫面說故事,兩小時看得緊張入神,不覺時間溜走。
劇本也寫得好,完場時看字幕,才知由日本漫畫改編。遍及多個地區的演員演得好、劇本也好,看得舒懷。夜裏打著呵欠回家,腦海仍蕩漾著電腦情節。
要上班的時候,一年只有空看一、兩部電影。現在一個月內看了兩部好片子,有如中彩票。
暫別在即,祝大家聖誕快樂,每天過得歡欣。
(圖片: 「墨攻」宣傳照片)
送給你的cream cheese cake
今天之後,要暫別一星期,做「人生大事」,才與你再在blog見面。(嘻嘻,你可能已猜到原因。)
很多未處理的事要處理: 交各種費用、去銀行、買日常雜貨、回覆信件...
全都做完了,就把冰箱裏剩下的蛋糕材料都弄成蛋糕,以免變壞,所以做了這個fluffy creamy cheese cake。
超市出售的cream cheese,盒面寫著不必焗爐的製法。我參考了多本食譜,在cream cheese中加入乳酪、檸檬汁、cream、蛋白,再加多些啫喱粉令之凝固,便成了這個fluffy cream cheese cake。
不像一般美國芝士蛋糕那麼油膩,而且製法簡單。味道...噢,太好了! 邊做邊偷吃,吃了不少呢!
生命之年‧四
再說說校園的欺凌自殺問題。
11月,文部科學省收到小孩子的來信,「預告」自己會自殺,文部科學大臣伊吹文明不敢掉以輕心,召開記者會好言相勸,驚動全國。但記者會後,已發生兩宗自殺,不知是否有關。其後,又收到7封自殺信件,實在令伊吹頭也發痛。
社會上有的評論,將矛頭指向傳媒。認為在傳媒的渲染下,正在煩惱邊沿的孩子有樣學樣,以致自殺頻生。但換一個角度看,既然自殺頻生,傳媒沒有理由不報導。學生留下了遺書,說是受欺凌而自殺,傳媒也沒有理由隱瞞不報。
這實在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課題,傳媒對新聞事件到底造成多大影響?
我認識的很多傳媒朋友,都了解「the news is the message」,故意低調處理自殺新聞。一些個別自殺事件,如果對社會沒太大影響,會故意不報,避免「宣傳效應」。但遇上了連串學生自殺,以致震動社會,卻不能不照事實報導。這個矛盾,很難解開。
11月,文部科學省收到小孩子的來信,「預告」自己會自殺,文部科學大臣伊吹文明不敢掉以輕心,召開記者會好言相勸,驚動全國。但記者會後,已發生兩宗自殺,不知是否有關。其後,又收到7封自殺信件,實在令伊吹頭也發痛。
社會上有的評論,將矛頭指向傳媒。認為在傳媒的渲染下,正在煩惱邊沿的孩子有樣學樣,以致自殺頻生。但換一個角度看,既然自殺頻生,傳媒沒有理由不報導。學生留下了遺書,說是受欺凌而自殺,傳媒也沒有理由隱瞞不報。
這實在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課題,傳媒對新聞事件到底造成多大影響?
我認識的很多傳媒朋友,都了解「the news is the message」,故意低調處理自殺新聞。一些個別自殺事件,如果對社會沒太大影響,會故意不報,避免「宣傳效應」。但遇上了連串學生自殺,以致震動社會,卻不能不照事實報導。這個矛盾,很難解開。
生命之年‧三
Sunday, December 17, 2006
生命之年‧二
日本連串欺凌事件中,學生選擇自殺,反映了衝不破的社會傳統。
如果是香港人,在學校受欺凌,可以向老師、校長、教統局、傳媒投訴,如果都不得要領,便轉校去,何必為了話不投機的人自殺呢? 但在社會階級分明的日本,「欺凌」是太普遍的事。辦公室員工以大欺小,員工的子女回到學校,也從小面對以大欺小這現實。
日本教育界討論這個問題,認為學生、教育界、家長都有責任。
在學校,現在已出現所謂「學級崩壞」的現象,一些中學,甚至小學裏,學生毫不尊重老師,上課四處走動,粗言穢語,從學校窗戶抛石頭、倒水襲擊街上行人,甚至對老師拳打腳踏。連老師也可襲擊,對體弱矮小的同學更不會看在眼內。
部分不稱職的老師也被指責,公立學校每年有500個老師被指「指導能力不足」,不懂處理問題學生,甚至帶頭欺凌學生,或者用言語暴力。學生如果受同學欺凌,這些老師也不懂處理。
學生向父母傾訴,但父母有的太忙、有的以為小孩子吵吵架無所謂,並不重視。
最後,求助無門的學生便走上絕路,令人唏噓。
如果是香港人,在學校受欺凌,可以向老師、校長、教統局、傳媒投訴,如果都不得要領,便轉校去,何必為了話不投機的人自殺呢? 但在社會階級分明的日本,「欺凌」是太普遍的事。辦公室員工以大欺小,員工的子女回到學校,也從小面對以大欺小這現實。
日本教育界討論這個問題,認為學生、教育界、家長都有責任。
在學校,現在已出現所謂「學級崩壞」的現象,一些中學,甚至小學裏,學生毫不尊重老師,上課四處走動,粗言穢語,從學校窗戶抛石頭、倒水襲擊街上行人,甚至對老師拳打腳踏。連老師也可襲擊,對體弱矮小的同學更不會看在眼內。
部分不稱職的老師也被指責,公立學校每年有500個老師被指「指導能力不足」,不懂處理問題學生,甚至帶頭欺凌學生,或者用言語暴力。學生如果受同學欺凌,這些老師也不懂處理。
學生向父母傾訴,但父母有的太忙、有的以為小孩子吵吵架無所謂,並不重視。
最後,求助無門的學生便走上絕路,令人唏噓。
生命之年‧一
日本每年年尾,都有一個「今年漢字」選舉,今年選出了「命」字。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此起彼落的學生受欺凌自殺事件。
10 月有兩名初中學生自殺,11月曾經一天之內有兩名學生自殺,踏入12月,又發生一宗初中生自殺,和一宗小6學生跳樓輕生事件,還有其他自殺不遂的事件。難怪民間人士如此著急。
本港的學生自殺事件,較多是因為學業壓力。日本則因為困擾幾十年的學校欺凌問題。欺凌實在太常見,常見得每間學校都有發生,以致出現「女王的教室」這種題材的電視劇。
我剛剛到日本時,日語課本也有提及「欺凌」(ijime)。書中正面地說:「不應欺凌弱小的同學。」當時大惑不解,這些事小學已經教了,還要向大學生教一遍嗎? 日語老師一本正經解釋道,「ijime」就是以大欺小的不好的行為,在學校裏常有發生。
曾經以為是戲劇化的「叮噹」漫畫的情節,原來就是現實的縮影。
(圖片: 朝日新聞asahi.com)
Friday, December 15, 2006
可憐的薑餅人
矛盾
想不到關於天星碼頭的意見,引來大家這麼多討論。討論是好事,發現矛盾所在,才能解決問題。
既然如此,我想與大家討論一件比較關心的事,就是政客與政府常常糾纏的「最低工資」問題。
我常常感到矛盾。一方面,根據社會學家的說法,最低工資是傷害弱勢社群的政策。假設最低工資是每月5000元,僱主可能解僱兩個3500元的60歲洗碗工,改以5000元聘請一個40歲年青洗碗工,節省開支。結果好心做壞事,更多人因而失業。
另一方面,支持最低工資的人,正因為現在的「弱勢社群」的收入太低,應該把工資定於稍高水平,使他們活得更有尊嚴。這也是事實,一些看守廁所、清潔打掃的工人,工資低至3000元,實在不足應付生活。
曾私下問一些「老闆級」朋友,一旦實施最低工資,會否令他們開除更多人。得到的結果頗為意外。
(1) 他們沒有聘請這麼低薪的全職員工。清潔打掃的工作,大公司外判給清潔公司,中小企只聘請兼職清潔工,不必面對這問題。
(2) 清潔公司的老闆,即使付出相若工資,寧願聘用年青外勞,也不願請本港的高齡打工仔。
(3) 飲食界傾向寧願多付工資,聘請較年青(40-50歲)高生產力的人做洗碗、打掃的工作。
(4) 大家都認為香港平均工資比內地高,與其花時間爭辯最低工資,不如索性全間公司結業,開到內地去。因此,一些專業工作如會計、電腦程式的工作,都由內地分行負責,工資只是香港十分之一。
下一個不科學的結論,就是弱勢社群不但收入低,而且受僱機會也低得很。那麼,「最低工資」能否幫助他們呢?
Wednesday, December 13, 2006
天星碼頭鐘樓
強闖天星碼頭事件,被傳媒及政客利用,變成政治事件。事件從頭至尾,都是一件小事。臨近特首選舉,小事竟然化大。
(1) 強闖者只有10多人,實在代表不了甚麼民意,只代表他們自己。這10多人除了「集體記憶」這個理由之外,找不到拒絕清拆的理由—別忘記,政府已答應覓地重建。
(2) 事件發生後一個多小時,「多位立法會議員」趕到聲援。換言之,尊貴的議員如非見到新聞報導,跟本不知此事,也沒準備參與。但小事既然化大,即自動現身,成功出鏡。
(3) 立法會馬上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天星碼頭鐘樓存廢。諮詢5年期間無人反對,發生了衝突,議員卻「突然愛護古物」令人奇怪。
(4) 示威者與工人發生衝突,才引起傳媒興趣。傳媒蜂擁而至,只因採訪「衝突」,不是「聲援」,示威者與議員似乎搞不清楚。
(5) 曾蔭權親自回應,又命孫明揚見記者,演變成高層事件。如非臨近特首選舉,他才不會費心,也許只有一位警長講解事件。
(6) 強闖工地阻止工程進行,是刑事問題。如果是私人工程地盤,一早拉去官府了。但官家地盤,反而可以任人霸佔24小時,奇也。
臨近選舉,光怪陸離。我在家休假,看到這兩天的新聞,不吐不快。
Tuesday, December 12, 2006
攝影‧三
Monday, December 11, 2006
攝影‧二
幸好有史東老師,令攝影變成創作,創作變成樂趣。
有一次,要利用超快或超慢快門,拍攝出有動感的相片交功課。當時認識跳芭蕾舞的朋友,於是為他拍下一張空中飛躍的照片,刻意見到空中的雙腿朦朧了的動作。
到了交功課那天,見到其他同學的作品畫面清晰、構圖嚴謹,很為自己擔心。因為我的照片只有動感,卻見不到很清晰的線條。甚至可以說,舞蹈員跳得太快,雙腿對不中焦點,在相片裏模糊飛動。
想不到,發還功課那天,史東老師力讚我的照片。還說眾同學作品中,只有我的照片見到動感。那一刻,心中很感動。自由創作但不依章法,竟然有人欣賞。日後做事,有時會靈活變通,就因為史東老師在我年青的心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張照片不是甚麼驚世之作,但學到了深遠道理。已贈予相中跳舞的朋友,遺憾不能在此展示。
有一次,要利用超快或超慢快門,拍攝出有動感的相片交功課。當時認識跳芭蕾舞的朋友,於是為他拍下一張空中飛躍的照片,刻意見到空中的雙腿朦朧了的動作。
到了交功課那天,見到其他同學的作品畫面清晰、構圖嚴謹,很為自己擔心。因為我的照片只有動感,卻見不到很清晰的線條。甚至可以說,舞蹈員跳得太快,雙腿對不中焦點,在相片裏模糊飛動。
想不到,發還功課那天,史東老師力讚我的照片。還說眾同學作品中,只有我的照片見到動感。那一刻,心中很感動。自由創作但不依章法,竟然有人欣賞。日後做事,有時會靈活變通,就因為史東老師在我年青的心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張照片不是甚麼驚世之作,但學到了深遠道理。已贈予相中跳舞的朋友,遺憾不能在此展示。
Sunday, December 10, 2006
Tiramisu
攝影‧一
竟然有朋友欣賞我的相片,真是獻醜了。如果我的照片有任何可觀之處,都是老師的功勞。
唸了4年新聞系,最喜愛「新聞攝影」課。
自小已經喜歡拿著顏色筆塗鴉,攝影有如把塗鴉化成相紙上畫象,也是創作,有自由的感覺。
老師是Mr. Robert Stone,中文名「史東」,曾在美國任攝影記者多年。他上課沒有學院派老師的理論,每次講一個題目,學生拍照回來,上課時間自行進黑房倒藥水、沖底片、洗照片、裁放大小。體裁、形式不限,反正拍得好便成。每次上課都很快樂,是最快樂的課。學到夢寐以求的技術。
這張黑白照是其中一份功課。老師接受大學刊物訪問,卻苦於沒有好看的官方照片,索性叫學生每人為他拍一張,挑最好那張發給刊物。我拉著老師,在新亞書院的水塔下拍了一個多小時。很喜歡這張照片,但不知是否當選。
Thursday, December 07, 2006
Wednesday, December 06, 2006
世界電信展
Tuesday, December 05, 2006
內地孕婦軍‧三
我有去公立醫院做產前檢查,也有去私家醫生處檢查。
公立醫院的檢查,一字記之曰等。
量血壓要等、磅體重要等、見護士要等。近半年才見醫生一次,其他檢查都是去健康院,只有護士對談。為了等那短短十來分鐘的見面,要花個半天。健康院是頗為古舊的建築,幾乎可以申請成為文化遺產。
如果想去私家醫院生產,一字記之曰早。「早」,是指6個月或以前,要一早見產科醫生,為你登記床位,否則到時痛得要命,也沒地方產子。
婦科醫生說,曾有一位香港孕婦,未到剖腹生產日便陣痛,急急忙忙到了私家醫院,卻苦無手術室。由於她預約的日子仍未到,只好等候手術室的空檔。等呀等,等呀等,等了3小時,痛得要死要活,仍等不到手術室。結果一氣之下,終於走了。
「走去那裏?」我問。
「應該是公立醫院吧。」醫生說,「私家醫院沒空位便不接待,但公立醫院一定要接收。」
所以,如果你想在私家醫院生產,別以為處身事外。我拿著自己的私家醫院「床位登記號碼」,珍之重之,希望不會步那位可憐媽媽的後塵。
Monday, December 04, 2006
內地孕婦軍‧二
公立醫院3-5萬元的入院費,沒有阻嚇力,不能阻止內地霸王孕婦,也不能減少有能力付錢的內地孕婦。
你知道內地超生的費用是多少嗎? 以北京為例,多生一個,一次過要交大約10萬人民幣的費用。北京朋友說,這費用不是「罰款」,而是為社會額外人口付出成本。日後孩子長大,醫療、學校、社會保障等,都要「收回成本」,所以第二個孩子直至大學畢業,都要多付錢,只是超生的孩子「用者自付」原則。
內地大城市經濟富裕,付得起10萬元人民幣和日後生活費的人不在少數。偷偷在香港超生一個,只需付3-5萬元的「友情價」,無論如何也比內地便宜。隨著內地開放「自由行」的城市越來越多,內地孕婦只會越來越多。加價不能解決問題。
我贊成保障人權,在港出生的人享有居港權,更能解決香港人口老化的問題。只是,醫管局對付不了霸王孕婦,又無措施限制孕婦入境。不論有無居留權,大家自出自入,香港成了超生天堂,醫院怎麼承受得了呢?
你知道內地超生的費用是多少嗎? 以北京為例,多生一個,一次過要交大約10萬人民幣的費用。北京朋友說,這費用不是「罰款」,而是為社會額外人口付出成本。日後孩子長大,醫療、學校、社會保障等,都要「收回成本」,所以第二個孩子直至大學畢業,都要多付錢,只是超生的孩子「用者自付」原則。
內地大城市經濟富裕,付得起10萬元人民幣和日後生活費的人不在少數。偷偷在香港超生一個,只需付3-5萬元的「友情價」,無論如何也比內地便宜。隨著內地開放「自由行」的城市越來越多,內地孕婦只會越來越多。加價不能解決問題。
我贊成保障人權,在港出生的人享有居港權,更能解決香港人口老化的問題。只是,醫管局對付不了霸王孕婦,又無措施限制孕婦入境。不論有無居留權,大家自出自入,香港成了超生天堂,醫院怎麼承受得了呢?
Saturday, December 02, 2006
內地孕婦軍‧一
身為孕婦,見到醫管局難以控制「走數」內地孕婦,十分氣憤。
醫管局提出措施,將入院費由2萬元增加至3-5萬元,天真地以為能減少20%內地孕婦。其實不但不能減少來港孕婦,也漠視了「走數」問題。如果存心欺騙,連2萬元的入院費也不付,則3-5萬元的費用也不會付,加不加價,跟本毫無關係。到時真正付款的人少了,住霸王醫院的人一定不減。助產士、醫護人員的壓力同樣大。
內地孕婦生子後可以輕易走掉,因為領取出世紙太方便,只須多付費用,便可一天內取得出世紙。拿了証件,帶了孩子,醫院中門大開,便堂而皇之不付款回家,反正無人檢查,出入境也不限制。
前兩天,明報訪問了法律專家陳文敏教授,講明以行政手法限制霸王孕婦,例如限制無居留權的孕婦來港、不付入院費則沒有出世紙等,不會侵犯人權。但醫管局諸公聽而不聞,視若無睹。納稅人的錢,就白花花消失了。
醫管局到底在做甚麼?
有關陳文敏教授訪問,請見下列網址: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ews/show_news.cgi?ct=headlines&type=comments&date=2006-11-30&id=2281834
醫管局提出措施,將入院費由2萬元增加至3-5萬元,天真地以為能減少20%內地孕婦。其實不但不能減少來港孕婦,也漠視了「走數」問題。如果存心欺騙,連2萬元的入院費也不付,則3-5萬元的費用也不會付,加不加價,跟本毫無關係。到時真正付款的人少了,住霸王醫院的人一定不減。助產士、醫護人員的壓力同樣大。
內地孕婦生子後可以輕易走掉,因為領取出世紙太方便,只須多付費用,便可一天內取得出世紙。拿了証件,帶了孩子,醫院中門大開,便堂而皇之不付款回家,反正無人檢查,出入境也不限制。
前兩天,明報訪問了法律專家陳文敏教授,講明以行政手法限制霸王孕婦,例如限制無居留權的孕婦來港、不付入院費則沒有出世紙等,不會侵犯人權。但醫管局諸公聽而不聞,視若無睹。納稅人的錢,就白花花消失了。
醫管局到底在做甚麼?
有關陳文敏教授訪問,請見下列網址: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ews/show_news.cgi?ct=headlines&type=comments&date=2006-11-30&id=2281834
父子
昨晚看了「父子」,很有人性、很感動。看到香港人拍出這麼好的片子,是更深一層的感動。
故事主要說一對夫婦離婚後,潦倒爸爸帶著孩子的生活。
作為電視新聞從業員,對剪接、配樂、畫面有一定認識。以往很不喜歡港產片,因為「口水多過茶」、「畫公仔畫出腸」,說故事差勁,毫無思考空間。
看「父子」,則是完全的讚嘆。音樂用得尤其好,先有音樂,預備了觀眾情緒,稍後才出下個場景。畫面也用得好,導演譚家明以現代畫般的靜默,交代很多事件,跟本不必多費唇舌。鏡頭冷靜旁觀一家三口的痛苦,觀眾自然心神領會,種種矛盾在心中迴盪。
譚家明是一位好導演。只有好導演,才有空間讓演員盡情發揮,才懂把握演員最微妙的感情變化。演員在影展中得到殊榮,因為他們自己有實力,也因為遇上一位好導演。
這部戲值得入場欣賞。(照片為「父子」電影宣傳海報)
Thursday, November 30, 2006
地王
廣播道的藍天
悠長假期
Saturday, November 25, 2006
養生食談:有油的果汁
Thursday, November 23, 2006
養生食談: 花膠
養生食談:藥酒
Saturday, November 18, 2006
抱恙記‧三
Friday, November 17, 2006
抱恙記‧二
抱恙記‧一
Sunday, November 12, 2006
小馬哥中箭下馬
儲安平
讀「最後的貴族」,談到光明日報總編輯儲安平1957年有關「黨天下」的發言。
他說:「我認為黨領導國家並不等於這個國家即為黨所有; 大家擁護黨,但並沒有忘記了自己也還是國家的主人…在全國範圍內,不論大小單位,甚至一個科一個組,都要安排一個黨員做頭兒,事無巨細,都要看黨員的顏色行事,都要黨員點了頭才算數。這樣的做法,是不是太過份了一點?」
「這幾年,很多黨員的才能和他們所擔任的職務很不相稱。既沒有做好工作,而使國家受到損害,又不能使人心服…我認為,這個 “黨天下”的思想問題是一切宗派主義現象的最終根源。」
「黨天下」的發言石破天驚,震動朝野。儲安平翌年一月被劃為資產階級右派份子。至1966年文革開始,不斷被打,家被抄來抄去,後來自殺逝世。
這是一本誠實的書,也是令人哀愁的書。作為新聞從業員,讀到儲安平的經歷,不無傷感。
Saturday, November 11, 2006
廣州行‧三
Thursday, November 09, 2006
廣州行‧二
還記得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嗎?
湖南衛視剛在廣州舉行招商會,公佈明年不再搞「超女」代之以「超級男聲」。理由是,電視台己與100多位超女簽約,現在想發掘更多男歌手。
這個地方電視台,在申請「超女」批文時,受到諸多限制,例如不能直播地方海選、報名年齡受限等。但有限制不等於放棄,「超級女聲」舉辦了多年,直至去年,終於一舉成名天下知。主辦當局滿有信心,「超男」會以完全有別於「超女」的新形象出現。
「超女」的成功,在香港的電視台引起很大震撼。即使有人不喜歡「超女」的形象,但事實證明,無論視野、魄力、統籌,湖南衛視都把香港比下去。國內電視台已有創造潮流的能力,不必盲從港、台。這股新勢力浩浩蕩蕩,不可逆轉,令人驚嘆。
(圖片出自wikipedia)
廣州行‧一
抵達廣州已經兩天,離開了香港,脫離電話、傳呼機的魔掌,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廣州的空氣比香港更差,一早起來,有如霧鎖羊城,四周灰濛濛一片。煙塵中的廣州比以前繁華很多,高樓林立。
高樓多了,出現了「電梯費」。譬如說,十層高的住宅大廈,每一戶每月都平均攤分「電梯費」,有的大廈甚至平均攤分電費、水費。住在一樓的住戶,便十分抗拒,因為他們跟本不必乘電梯,不肯交電梯費。更有人連電費、水費都想交少些,因為高層住戶乘電梯多,耗電多,自來水也用水泵送到樓上,耗更多電,所以低層住戶與高層住戶很有矛盾。
有的大廈用「港式管理費」,每平方米收人民幣2元,包含所有電梯費、電費、水費,由管理公司統一平均攤分。但由於廣州人的概念只有「電梯費」,從沒有「管理費」,所以名目雖改,「不公平」的爭議卻停不了。
Tuesday, November 07, 2006
啼笑皆非
Sunday, November 05, 2006
Friday, November 03, 2006
火警‧二
火警平息後,大伙兒回到荃灣總部。駐守荃灣的同事,講起早上的火警,原來很多人都不顧死活,賴著不走。
「聽到外面很多人跑來跑去,但大家都不敢動。怕影響新聞播出。」一位主播說,「直到突然 “砰”一聲,所有燈光、電視都熄滅,錄影廠漆黑一片,只餘桌面電腦還放光芒。當時不知觀眾是否聽到聲音,所以繼續在黑暗裏講新聞。」
「為甚麼電腦還亮著?」我問。
「那一部lap top電腦,電池還未用光。」她說。
另一位主播道: 「直到錄影廠的門突然打開,導演跑進來說:火災了,快走! 我們才懂得離開。」
現在想起來,真捏一把汗。錄影廠內有兩名主播、兩名攝影師,都在黑暗中留守。如果有甚麼事,困在廠內實在危險。
新聞人趕新聞時,真是不要命。
Thursday, November 02, 2006
火警‧一
清晨7點半,電話響起,對方說:「荃灣總部火牛房起火! 停電了! 快找一個主播去中環直播室!」
睡眼惺忪之時,嚇了一跳,忙打電話安排人手,即披衣往中環。
抵達時,很多同事都陸續由荃灣到埗。我正想著如何幫忙,有人說:「妳反正有空,不如一齊抄稿。」
我正奇怪為何要抄稿,原來下一節新聞6分鐘後開始,但電腦內聯網故障、「魔鏡」失效、打印機印不出新聞稿。不用手抄,則主播報導不了新聞。
只見當值主播與兩位同事坐在桌旁,手執電話,一邊聽荃灣總部的同事口述新聞,一邊抄在紙上。我也拿起電話,四個人一齊抄將起來。用這個原始方法,兩分鐘才抄好一頁新聞,大家千辛萬苦抄了大約8宗新聞,當值主播已經急不及待一把拿過手稿,到鏡頭前預備。
幸好內聯網很快修復,恢復打印新聞稿。沒有電力,我們幾乎變了原始人。
睡眼惺忪之時,嚇了一跳,忙打電話安排人手,即披衣往中環。
抵達時,很多同事都陸續由荃灣到埗。我正想著如何幫忙,有人說:「妳反正有空,不如一齊抄稿。」
我正奇怪為何要抄稿,原來下一節新聞6分鐘後開始,但電腦內聯網故障、「魔鏡」失效、打印機印不出新聞稿。不用手抄,則主播報導不了新聞。
只見當值主播與兩位同事坐在桌旁,手執電話,一邊聽荃灣總部的同事口述新聞,一邊抄在紙上。我也拿起電話,四個人一齊抄將起來。用這個原始方法,兩分鐘才抄好一頁新聞,大家千辛萬苦抄了大約8宗新聞,當值主播已經急不及待一把拿過手稿,到鏡頭前預備。
幸好內聯網很快修復,恢復打印新聞稿。沒有電力,我們幾乎變了原始人。
Wednesday, November 01, 2006
繼續寫‧繼續吃
Sunday, October 29, 2006
累...
感謝大家的支持。
增訂版會有大約10%-20%改動。所以現在懸樑刺股,都要把文章交給編輯。加上辦公室的工作,家中的責任,還有其他的教學、演講安排,壓力不可謂不大。
都怪自己太貪心,每件事都想做,而且想快些做好。想來,生命苦短,我這麼燃燒生命,恐怕生命會更短。
兩星期前,一位朋友踢球後猝死,只有27歲的青壯之年。他父母白頭人送黑頭人,令人傷悲。看來,我不應再拉得像繃緊的橡皮圈,否則不知能再活多少歲,唉...
自小不懂怎麼享受,只喜睡覺。現在連最愛的睡覺也做不到,常常半夜醒來直至天明。
今夜,恐怕又要伏案寫稿,睡不了覺。過了今天,要好好地對自己。
增訂版會有大約10%-20%改動。所以現在懸樑刺股,都要把文章交給編輯。加上辦公室的工作,家中的責任,還有其他的教學、演講安排,壓力不可謂不大。
都怪自己太貪心,每件事都想做,而且想快些做好。想來,生命苦短,我這麼燃燒生命,恐怕生命會更短。
兩星期前,一位朋友踢球後猝死,只有27歲的青壯之年。他父母白頭人送黑頭人,令人傷悲。看來,我不應再拉得像繃緊的橡皮圈,否則不知能再活多少歲,唉...
自小不懂怎麼享受,只喜睡覺。現在連最愛的睡覺也做不到,常常半夜醒來直至天明。
今夜,恐怕又要伏案寫稿,睡不了覺。過了今天,要好好地對自己。
Friday, October 27, 2006
中文修養
Thursday, October 26, 2006
美食人生‧六
Monday, October 23, 2006
美食人生‧五
在日本留了幾年,也學了一手日本菜,可惜技術不高,只有嘴巴吃得出好壞。
最高尚的日本菜,都不必煮。買得好材料,刀法流暢,魚生便鮮甜味美。
奇就奇在,一打開日本人的廚櫃,大小方圓碟子紛陣,高矮粗細杯子並列,杯子盤子多得令人摸不著頭腦。
吃飯時,才明白冷麵放琉璃碗,魚生盛於瓷碟、燒魚置長碟,天婦羅放籐架、味噌湯倒漆碗,蒸蛋放瓷杯、圓卷壽司則放漆盤。小黃菊、白蘿蔔、紫蘇葉、翠竹片、蛋黃粉,還有不知名的小紅花,都是餐桌上的顏料,令人不忍吃下肚子。
中國菜講究味覺,日本菜卻講究視覺。
在日本待久了,眼界便高傲起來,嘴巴便挑剔起來。見到香港的大眾化日式餐廳,橙色三文魚厚如麵包,全無章法; 食客把即食芥辣混和醬油,和成一堆綠泥,不禁嘆息。
最高尚的日本菜,都不必煮。買得好材料,刀法流暢,魚生便鮮甜味美。
奇就奇在,一打開日本人的廚櫃,大小方圓碟子紛陣,高矮粗細杯子並列,杯子盤子多得令人摸不著頭腦。
吃飯時,才明白冷麵放琉璃碗,魚生盛於瓷碟、燒魚置長碟,天婦羅放籐架、味噌湯倒漆碗,蒸蛋放瓷杯、圓卷壽司則放漆盤。小黃菊、白蘿蔔、紫蘇葉、翠竹片、蛋黃粉,還有不知名的小紅花,都是餐桌上的顏料,令人不忍吃下肚子。
中國菜講究味覺,日本菜卻講究視覺。
在日本待久了,眼界便高傲起來,嘴巴便挑剔起來。見到香港的大眾化日式餐廳,橙色三文魚厚如麵包,全無章法; 食客把即食芥辣混和醬油,和成一堆綠泥,不禁嘆息。
Sunday, October 22, 2006
毛澤東
Thursday, October 19, 2006
美食人生‧四
Wednesday, October 18, 2006
美食人生‧三
我對糕點的興趣比正餐大,對西式糕點又比中點甜品興致高。也許因為家中永遠吃不到、煮不出這種舶來高檔的東西,特別有一種神秘感。
第一部打蛋器,是大學三年級在日本的出版社實習後,出版社眾同事送的。唸新聞系時,所有人都要在暑假實習兩個月。我到東京一間出版社,學習了兩個月,從採訪、寫稿、排版以至印藍紙都學了。
臨走,社長問我想要什麼紀念品。當大家以為我想要書籍、文具之類的文房用品時,不料我說:「我想要個打蛋器。」社長驚愕、失望的神色,至今難忘。
他真的送我一個打蛋器,外加書籍、文具等他認為重要的東西。
當時貧窮的我,圖書館的書見得多,卻捨不得買電動打蛋器嘛…
Tuesday, October 17, 2006
美食人生‧二
家中另一種常吃的菜,是印尼菜,這也與父母的出身有關。
他們生於印尼,十多歲才往北京唸書,自小吃慣的其實是印尼菜。經歷多年變化,舉家遷往香港後,發現街市竟然有印尼食材,於是家中飯桌開始出現印尼菜。
印尼菜用大量椰漿與各種沙爹醬料,製法主要是炸與烤,兩種都弄得滿屋油煙,所以不常煮。最常吃的是咖喱,其次是放沙爹醬的印尼沙律。要煮得好,一定要親自調配醬料,現成賣的不是太甜就是不夠辣。
二十多年後,請了一位印尼籍家傭,才真真正正吃到地道印尼菜,大家如魚得水。她最拿手煮咖喱與炸小魚乾。知道父母喜辣,還會用特製的小石樁,把辣椒、西紅杮、花生米等搗碎成調料,加少許醋和醬油,比主菜更受歡迎。
受我們的自由主義精神影響,她也喜歡在廚房做實驗。這天,她用香蕉葉包著小魚與辣椒絲,隔水蒸好,小魚傳來陣陣葉香,香中帶辣,辣中有酸,甚為美味。
他們生於印尼,十多歲才往北京唸書,自小吃慣的其實是印尼菜。經歷多年變化,舉家遷往香港後,發現街市竟然有印尼食材,於是家中飯桌開始出現印尼菜。
印尼菜用大量椰漿與各種沙爹醬料,製法主要是炸與烤,兩種都弄得滿屋油煙,所以不常煮。最常吃的是咖喱,其次是放沙爹醬的印尼沙律。要煮得好,一定要親自調配醬料,現成賣的不是太甜就是不夠辣。
二十多年後,請了一位印尼籍家傭,才真真正正吃到地道印尼菜,大家如魚得水。她最拿手煮咖喱與炸小魚乾。知道父母喜辣,還會用特製的小石樁,把辣椒、西紅杮、花生米等搗碎成調料,加少許醋和醬油,比主菜更受歡迎。
受我們的自由主義精神影響,她也喜歡在廚房做實驗。這天,她用香蕉葉包著小魚與辣椒絲,隔水蒸好,小魚傳來陣陣葉香,香中帶辣,辣中有酸,甚為美味。
Monday, October 16, 2006
免費報紙
美食人生‧一
Friday, October 13, 2006
燒魚
Wednesday, October 11, 2006
Monday, October 09, 2006
如果阿扁沒貪污‧四
台灣人物,最應名留青史的人,是李登輝。他在國民黨內忍耐負重,終於一朝得天下,把蔣氏江山還給台灣人民。
阿扁也會名留青史。這個台灣之子帶來政權的和平更替,帶領本省人走進廟堂,是強勢崛起的劃時代人物。
當所有人以為台灣從此見新天時,阿扁打破了美麗的神話。原來,民進黨與國民黨差不多,一掌權便腐敗,一腐敗便腐敗得透徹、腐敗得狠辣,從裏至外,由上至下,都在斂財。一場倒扁運動,為阿扁的名聲留下幾段狼藉的反高潮。
你讀過George Orwell大作「動物農莊」嗎?
小說講述農莊的動物反抗人類苛政,齊心在豬的領導下起革命,趕走了欺壓動物的主人。其後,革命領袖忘記以往的承諾,統治手法竟與人類一樣苛刻,連生活習慣也變得「人類化」。
書中最後一句如是說:「外面的動物從豬望向人,從人望向豬,又從豬望向人。但已分不出誰是誰了。」
權力令人腐化,陳水扁竟完全像書中的豬一樣。
阿扁也會名留青史。這個台灣之子帶來政權的和平更替,帶領本省人走進廟堂,是強勢崛起的劃時代人物。
當所有人以為台灣從此見新天時,阿扁打破了美麗的神話。原來,民進黨與國民黨差不多,一掌權便腐敗,一腐敗便腐敗得透徹、腐敗得狠辣,從裏至外,由上至下,都在斂財。一場倒扁運動,為阿扁的名聲留下幾段狼藉的反高潮。
你讀過George Orwell大作「動物農莊」嗎?
小說講述農莊的動物反抗人類苛政,齊心在豬的領導下起革命,趕走了欺壓動物的主人。其後,革命領袖忘記以往的承諾,統治手法竟與人類一樣苛刻,連生活習慣也變得「人類化」。
書中最後一句如是說:「外面的動物從豬望向人,從人望向豬,又從豬望向人。但已分不出誰是誰了。」
權力令人腐化,陳水扁竟完全像書中的豬一樣。
Sunday, October 08, 2006
運氣
Thursday, October 05, 2006
如果阿扁沒貪污‧三
再說阿扁。他原是愛護妻兒的好男人,與富家小姐吳淑珍的愛情故事,你應該也知道。
吳淑珍出身名醫世家,偏偏愛上了台上法律系的窮小子。據說,修讀地政學系的吳小姐的畢業論文,也是阿扁捉刀完成。這個愛情故事,就如瓊瑤的愛情小說般,在家長的反對下更形堅貞,最後在1975年,於阿扁的恩師翁岳生教授見證下結婚。
他們兩人的命運緊緊相連。扁嫂半身癱瘓,因為阿扁落選謝票時,懷疑針對阿扁的汽車,把她撞傷。扁嫂曾當過立委,因為阿扁為「蓬萊島事件」入獄,她代夫出征取勝。
到了最後,也因為扁嫂收了sogo禮卷,令阿扁陷入貪污疑雲。
扁嫂愛錢,愛玩股票。阿扁說,扁嫂行動不便,「玩玩股票只是興趣。」
其實,當上第一夫人,卻更寂寞。丈夫為了治國平天下,總不在身邊。兩人難得相聚,卻是出席各種公式場合。丈夫越有成就,離得自已越遠。既走不動,又沒自由的人,除了看電視、玩股票,的確沒有什麼消遣。
我卻想,她那麼愛財,也許因為阿扁與英語翻譯蕭美琴疑幻疑真的緋聞,令癱瘓的她明白一個道理: 鈔票比男人更可愛。
吳淑珍出身名醫世家,偏偏愛上了台上法律系的窮小子。據說,修讀地政學系的吳小姐的畢業論文,也是阿扁捉刀完成。這個愛情故事,就如瓊瑤的愛情小說般,在家長的反對下更形堅貞,最後在1975年,於阿扁的恩師翁岳生教授見證下結婚。
他們兩人的命運緊緊相連。扁嫂半身癱瘓,因為阿扁落選謝票時,懷疑針對阿扁的汽車,把她撞傷。扁嫂曾當過立委,因為阿扁為「蓬萊島事件」入獄,她代夫出征取勝。
到了最後,也因為扁嫂收了sogo禮卷,令阿扁陷入貪污疑雲。
扁嫂愛錢,愛玩股票。阿扁說,扁嫂行動不便,「玩玩股票只是興趣。」
其實,當上第一夫人,卻更寂寞。丈夫為了治國平天下,總不在身邊。兩人難得相聚,卻是出席各種公式場合。丈夫越有成就,離得自已越遠。既走不動,又沒自由的人,除了看電視、玩股票,的確沒有什麼消遣。
我卻想,她那麼愛財,也許因為阿扁與英語翻譯蕭美琴疑幻疑真的緋聞,令癱瘓的她明白一個道理: 鈔票比男人更可愛。
觀音廟
Subscribe to:
Posts (Atom)